上半年,你给证券行业发展打几分?日前,贝壳财经记者获悉,中证协向各券商披露了《证券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分析》,从经营现状、业务发展等多个领域对证券公司上半年的成绩进行了全方位解析。
上半年成绩几何?证券投资业务成拖累业绩主要因素
2022年上半年,资本市场震荡不断,受其影响,券商业绩也有所调整。全行业140家证券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59.19亿元,同比下滑11.61%;实现净利润811.95亿元,同比下滑10.16%。其中,证券经纪业务与证券投资业务仍然是券商前两大业务收入来源,分别贡献营业收入的32.1%、20.9%。
“从收入变化来看,投行业务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他各主要业务收入不同程度地下降。受市场因素影响,上半年全行业实现证券投资收益429.79亿元,下降幅度为38.53%,成为拖累行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中证协指出。
财富管理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证券行业服务客户资产规模70.27万亿元。“在财富管理业务结构方面,交易机构化趋势明显,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进一步提升。”中证协指出,2022年上半年,机构客户证券交易额占比为37.02%,同比提升7.04个百分点,交易机构化趋势明显。
资管业务方面,结构持续优化,净值化转型成效持续凸显。中证协指出,在金融产品供给方面,证券公司积极推进净值化转型,主动资管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6月末,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产总净值为10.99万亿元。
在创新业务方面,证券公司积极推进基金投顾试点业务开展。截至2022年6月末,已有29家证券公司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资格,占全市场获得基金投顾业务牌照机构的数量约为一半,其中已正式展业的证券公司达20家。“基金投顾试点的积极推进有助于推动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向‘买方模式’转型,商业模式的升级有望带来财富管理机构收入的持续增长。”
中证协指出,行业正由传统的“通道+自营”为主的业务结构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模式转型。券商可以通过推动财富管理和主动资管业务转型,大投行业务的扩容及资本化发展,自营业务转向基于客户需求的资本中介业务等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此外,中政协强调,探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成为券商尤其是中小券商塑造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引进来&走出去,证券业不断完善国际化布局
中国市场对境外资本吸引力持续增强。截至2022年6月末,证券行业共有17家外资参控股证券公司,其中有9家为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高盛高华、摩根大通证券(中国)2家为外资全资控股公司,摩根士丹利证券、汇丰前海证券外资股比例于2022年分别提升至94%、90%。截至2022年6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A股市值达3.57万亿元。
“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资本市场,充分彰显外资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也为我国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证协分析称。
与此同时,中资证券公司“走出去”进程提速,上半年,我国证券公司通过香港子公司等服务企业在中国香港市场IPO融资151.29亿港元,占全市场的87.64%。
“我国证券公司积极服务各类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了我国资本市场全球资源配置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证协分析,“完善国际化布局,成为证券公司迈向国际一流投行的必经之路,证券公司国际化业务也有望贡献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金融科技业务的发展也是中证协关注的重点之一。2021年我国行业信息科技投入为338.20亿元,保持持续增长。
“从国际同业发展经验来看,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应用是国际投行创新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我国证券公司可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证券研究等方面实现生产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中证协指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胡萌
编辑岳彩周
校对卢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