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无疑是今年以来金融领域的“热词”。日前,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为新市民提供多方位金融服务。如何让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拼搏中多一份心安的底气,如何满足新市民的金融消费需求,是中国人寿践行金融央企使命担当,持续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为此,中国人寿结合新市民需求,发挥业务功能作用,因地制宜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针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画卷正在深入徐徐展开。
产品创新更安心 加大新市民金融服务“深度”
中国人寿切实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增强新市民基础民生领域保障,推动落地城市定制型普惠医疗保险项目145个,致力于让更多新市民可以享受到本地医疗保障。例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主承保的广州“穗岁康”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已将非广州户籍持有居住证满2年的“新市民”纳入参保人群,推动医疗保障有效覆盖至新市民群体,截至目前参保人数累计达9.3万人。同时,作为首批试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公司,中国人寿积极向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家政人员、快递员等新市民群体提供养老金融服务,助力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新市民美好生活愿景。
中国人寿聚焦新市民较为集中的建筑行业,开发“建筑工程”系列13款保险产品,提供覆盖施工现场和施工指定生活区的各类意外身故、意外伤残等保险保障,截至目前已为超40万家企业提供近1600万人次的建筑工程意外保险保障。
此外,针对新市民创业就业的金融需求,中国人寿不仅积极推动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发展,降低新市民融资成本,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还从加强信贷供给、完善住房金融政策、支持工资代发、优化基础金融服务、丰富消费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普惠金融服务举措,细分需求服务场景,面向进城务工人员、自主创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城市移民老人四类典型的新市民群体,制定“新城动力”“新城之光”“新城春天”“新城温暖”四项细分客群专属金融服务包,助力新市民在城市站稳脚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服务升级更放心 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温度”
早在2018年,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就推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为农民工工资收入提供保险保障,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超过680万名农民工提供了3400余亿元的工资保障。此外,广发银行创新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系统线上工资发放业务,助力政府部门减轻工人工资发放监管压力,切实保障工人权益。
“住有所居”是在外打拼的新市民立足新城市的基本保障。为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中国人寿不断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在丰富住房保险保障体系方面,积极开展建筑质量缺陷保险、承租人责任保险和出租人责任保险等险种,试点开展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工程类保证保险、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险,2021年至2022年一季度末已提供风险保障超1200亿元。
在适老服务体验方面,中国人寿在行业内率先推出“App尊老模式”“长者来电优先接听”“长者临柜专属陪同”等服务项目,有力提升老年客群的服务体验。同时,中国人寿积极参与长期护理险项目试点,以广州为例,中国人寿为当地383万参保人提供长期护理经办服务,实现参保人医保待遇和长护待遇无缝衔接,让家有长者的新市民放心拼搏。
科技驱动更省心 拓展新市民金融服务“速度”
为了给新市民群体提供智能和精准的金融服务,中国人寿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出“国寿联盟”项目,集合旗下中国人寿寿险、广发银行、广发信用卡、中国人寿财险空中客服、国寿安保基金等多个线上平台,搭建起新市民服务的快捷通道,方便新市民群体一站式获取金融产品及相关服务。
中国人寿还推出95519远程服务应急预案,同时实现保单业务全球通办,一站式解决新市民的异地保单服务问题。特别是“中国人寿寿险”App上线了保单复效、续期交费账号变更、保单借款、保单还款等28项保全业务自助查询及办理功能,更开通“空中客服”项目,让新市民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与柜员“面对面”,体验方便快捷的业务办理模式。
近期,银保监会通报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关情况,中国人寿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服务新市民金融工作获得点名表扬。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人寿2022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强调,中国人寿要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切实把工作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到坚持“保险姓保”、回归保障本源、落实金融工作“三项任务”、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要上,着力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努力成为保障实体经济安全、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中国人寿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做好“保险姓保”,精准对接新市民金融需求,用金融活水温暖辛苦打拼的追梦人,让城市真正成为新市民“盛得下梦想、容得下身心”的安居之地,在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厚植发展根基,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更大作为。
(责任编辑:马欣)
推荐阅读:
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部分的价格调控目标确定为4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