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锋被关心盲人足球的人们爱称为“盲人世界里的梅西”。在斩获下残奥会等各大顶级赛事的十几枚奖牌之后,他决定回到福州市盲校做老师,担任校园足球教练。
每次训练开始,王亚锋都和队员们加油鼓劲,让他们放开手脚,享受快乐足球。王东明 摄王亚锋1990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的一个山村。永泰地处戴云山脉,他先天双目失明,父母种地务农,直到八岁,被亲戚送到福州市盲校,才第一次“走出大山”。
在福州市盲校,王亚锋成为盲人足球运动员。他跟随中国男子盲人足球队,获得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银牌、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金牌、2010年盲足世界杯季军以及连续五届亚洲锦标赛冠军。
2021年10月,王亚锋跟随福建盲足获得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盲人足球项目冠军。王东明 摄他们如何创造历史
十余枚奖牌,挂满了记者面前这面墙。回顾一鸣惊人的首战战绩,王亚锋坦言说,当时大家都没想那么多,“只是想向世界展现盲人风采,我们一场场打过去,最终惜败于巴西,但也创造了历史。”
9月7日,王亚锋在家里谈起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盲足决赛他打进一球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那届残奥会,中国男子盲足1比2惜败巴西队获得亚军,但也创造了历史。王东明 摄王亚峰退役后,用攒下的奖金在福建奥体中心旁一个小区里置办了自己的家。家里收拾得温馨又整洁,待产爱妻的育婴书摊开在餐桌上。
退役后,王亚锋眼睛做了一次手术,有模糊的光感,在家里他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王东明 摄 2022年,王亚锋收获了自己甜蜜的家庭,并将于10月底迎来自己的首个孩子,图为他和爱人的婚纱照。王东明 摄作为福州市盲校的入编教师,王亚锋最重要的任务是训练一支热爱足球的队伍。在一块标准的五人制盲人足球绿茵场里,两侧用裹棉挡板围住,视障的少男少女们蒙上眼罩,跟着王亚锋追逐带着响铃的足球。
9月8日,王亚锋带着福州盲校里的学生到体育场训练,右边的雕塑是盲校以他为原型设立的。王东明 摄这些盲生年纪最小的9岁,最长的18岁;有的刚刚接触足球,有的已经入选福建省盲人足球队。说到踢球最大的困难,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害怕”。
怕摔,怕撞,怕踢不到球,怕找不到方向。王亚锋对中新社记者说:“在黑暗里待久了,动起来,跑起来,都是陌生的,不可控带来的恐惧,是最大的心理障碍。”
训练时,王亚锋拍掌让队员跟节奏原地跑跳。王东明 摄 王亚锋指挥女队员原地踏球。王东明 摄 王亚锋给女队员做折返跑示范动作。王东明 摄王亚锋是中国第一代盲人足球运动员,并担任2013年至2016年国家队队长。他的恩师和教练邹宏谋则是带兵的第一代盲足教练。
王亚锋回顾说,2005年,中国盲足起步,当时训练条件受限,邹教练自创了很多个“第一次”。自己缝出了第一个带铃铛的足球,拆卸了床板做训练场的围挡,让球员把手放在自己腿脚上感知动作。“在每一个‘第一次’的后面,是邹教练无数次地叮嘱我们,‘再试一次,不要怕’。”王亚锋说。
王亚锋在训练场让队员集体带球奔跑起来。王东明 摄时任福州市盲校校长的吴淑英告诉中新社记者,她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件事,一是当时孩子们都没见过绿茵场,一直在水泥地上训练,二是邹宏谋教练为了给孩子们补营养,把自己养了多年的鸽子都杀了给孩子们炖汤。
而第三件,则是王亚锋的绝技——能够倒退三步,大脚开球,凌空射门。找到没有声音的球,精准计算出着力点和角度,这需要高超的定向能力和绝对的自信,同时也意味着艰苦卓绝的训练和努力。
王亚锋训练队员循声找球。王东明 摄从黑暗中起飞
吴淑英微笑着回忆说,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运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一如既往,她作为铁杆粉丝到场助威,就目睹了这一记“绝杀”。
当时战况激烈,王亚锋受伤磕断了两根门牙,到了最后点球定夺时刻,他还是领衔出战。满场俱静,“他咬着满嘴药棉,倒退三步,起跑,凌空起飞,射门!球进了!福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如今,这位网名为“风之子”的盲足运动员不但成为福州市盲校的老师,也成为该校盲生心里的精神支柱。
王亚锋训练队员如何带球跑起来。王东明 摄 王亚锋牵着队员做示范动作,让他们用肢体去感受。王东明 摄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残障事业,投入大量资金修建改善公共场域残障设施,提升特校办校水平,福州市盲校如今也拥有了标准化盲足训练场和橡胶跑道等。
孩子们总结王亚锋老师有两句“名人名言”。一句是“快跑,不然球没声音了!”如果球没控好,越跑越远,待球里的铃声停下来时,孩子们就无从辨音定位,找回足球。
王亚锋在指导队里最小的队员,他将球踢出,让队员循声去找球。王东明 摄而另一句是“让队友听见你!”如果队友们不发出呐喊声,传球等配合动作无从做起,在黑暗世界里的球员也无从定位,孤独无援,“声音小了队友会受伤。”
王亚锋指导队员脚触球的部位以及如何带球。王东明 摄王亚锋教授孩子们传球带球和射门。他对孩子们说,运动员没有任何捷径,体能日复一日,技巧需要一直打磨,越做越细。“赛场上,看谁的反应速度更快,比的都是经验”。
在王亚锋的指导下,已有4名队员入选福建省盲人足球队。其中一位是18岁小运动员张家松,在去年第11届全国残运会上和王亚锋并肩作战。
王亚锋训练时给队员做指导。王东明 摄“进入盲校、跟着王老师踢球,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来自四川的张家松说,“就感觉黑暗人生有希望了。”
在盲校里,王亚锋除了给学生上足球课,也做一些后勤工作,图为王亚锋给盲校学生发放爱心人士捐助的中秋节礼品。王东明 摄不止是盲人按摩
今天,越来越多视障朋友有了更多职业选择。除了盲人按摩,还可以从事钢琴调音师、速记员、互联网交互服务视障体验师、运动教练,乃至于律师。
王亚锋平常乘坐公交车去上班。王东明 摄从教43年的吴淑英说,这十年来,国家对残疾人运动项目、赛事和人才激励机制,给予资金保障,作为盲人足球职业运动员,往往能收入不菲奖金,“足够盲生们买房、开店”。
福建省也积极推进盲人自学考试考点设置,鼓励盲生考取文凭,专业多择业面就能打开。她说,“做老师考编制,也有了敲门砖”。
王亚锋在办公室里使用电脑工作,电脑上装有盲人专用的软件。王东明 摄 王亚锋使用手机收听世界各地的足球新闻,通过手机上的盲人专用软件,他可以看新闻、聊微信、发朋友圈、网购等,和平常人几乎一样。王东明 摄不过,吴淑英坦言,邀请亚锋回到盲校来,带孩子们踢球,是期许把盲人足球这项竞技运动做成群众性普及运动。“希望亚锋把爱和拼搏奋进、永不言弃的运动精神,传递给更多盲人”。
王亚锋很认同这一理念。他说:“让孩子们踢球,不光是培养优秀的运动员,更希望体育能够强身健体,锻炼体能,培养意志品质,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笑出来。”
作者:林春茵、王东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