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划重点:全面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

频道:外汇期货 日期: 浏览:24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国新办4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发布会上介绍,过去一年,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六个方面的主要进展: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全面优化、知识产权创造量质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速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更加有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知识产权是新质生产力中的关键要素,一方面,知识产权创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动力;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专利等知识产权质量、畅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强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

优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需要顶层谋划。

申长雨在发布会上介绍,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部署推进了新一轮知识产权机构改革,将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实现重大优化调整,地方知识产权机构也得到了新的加强。

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划重点:全面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

2018年机构改革时,曾将此前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改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此次又改回了原来的体制,是否在走“回头路”?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满传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2018年的改革,是为了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好解决了商标、专利等分头管理和重复执法问题。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部署的改革,是为了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王满传表示,知识产权不仅要做好监管工作,防范和打击侵权,还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服务水平。

当前,一系列体制机制优化工作还在紧锣密鼓地部署。

申长雨在发布会上介绍,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中央宣传部等八部委,正在加快制定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这是今年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方案已完成部门会签,将于近日发布实施。

备受社会期待的是,这份实施方案针对侵权赔偿低问题,将深化国家层面上诉审理机制,全面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侵权“数额计算”等裁判标准。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治理发展研究部主任李俊慧认为,损害赔偿数额是侵权诉讼的核心内容,知识产权侵权的获赔比例直接关系到权利人维权的意愿和经济利益的平衡。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负责人汤兆志在发布会上介绍,将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等法规规章的修订,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制约和影响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有的放矢,出台相关措施。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在发布会上介绍,市场监管总局突出“守护品牌”和“守护地理标志促进乡村振兴”两个主题,将在全国开展为期两年的“守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将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知识产权创造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且直接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

申长雨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2023年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3%。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4个,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专利的转化运用就是要将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转化效果好不好,专利质量是关键。”申长雨说。

“高质量是近年来专利工作的关键词,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一些核心指标成绩明显。”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长雨还介绍道,我国2023年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1万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642.8万件和249.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42.3%和36.0%。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李顺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这类知识产权主要针对半导体器件,与国家大力发展芯片,解决“卡脖子”技术紧密相关,近年来申请量、发证量大幅增长是符合现实需求的。

汤兆志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数量增幅较大,全年的著作权登记总量超892万件,同比增长40.46%。其中,作品著作权登记量643万件,同比增长42.3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249万件,同比增长35.95 %,登记数量和增速均创5年来新高。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引导市场主体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多种类型知识产权组合效应,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截至2023年末,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所占比重超过七成,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要力量。自主创新为众多科技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申长雨介绍,2023年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首次超过50%,连续5年保持增长。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总额达8539.9亿元,同比增长75.4%。著作权质押担保金额达98.6亿元,同比增长80.8%。

李顺德指出,政府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的作为,成为地方政府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但也有专家指出,一些地方政府主导了专利商标质押融资,要求地方金融机构加大贷款规模,要在避免虚假繁荣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

改革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知识产权保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申长雨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我国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9万件。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3.1万人,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万起。首批10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第二批15家完成遴选。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总数达112家。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在发布会上介绍,首批保护示范区的示范效应逐渐显现。其中,合肥加大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原始创新成果的保护,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向应用场景。天津滨海新区积极服务国家超算中心、海河实验室等战略科技主体,用“订单+专家”的精准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杭州设立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改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丛立先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动新业态、新要素发展壮大。

丛立先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数据可能产生出新类型的知识产权,无法被现有的专利、商标、版权、外观设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类型所涵盖,就需要进行立法,对新类型的知识产权予以承认和保护。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提出,建立健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这些新兴和特定领域包括:互联网、数据、开源、算法、商业方法、人工智能产出物、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等。

有些规则已迫在眉睫,比如大模型收集海量作品进行训练,是否需要取得作品权利人的授权?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安全驾驶 认真驾驶

股票为什么会大跌?股票亏了10个点补仓几个点?

华瑞银行2.445亿股股权遭“流拍”,无人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