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kid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周军:AGI是空间计算的基础设施,与AR不是竞争关系

频道:科技创业 日期: 浏览:1584

学电子工程,在半导体领域从业20余年,再从半导体芯片行业跳槽到AR领域眼镜。周军几乎踩中了当下所有的热点。

目前任职于人机交互技术的产品平台公司Rokid副总裁、首席科学家的周军,毕业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于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曾担任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所所长。2005年4月加入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所,开发智能终端SOC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成功支持许多智能手机以VR一体机客户规模量产。2018年加入创业公司Rokid,至今在AR的探索中乐此不疲。

XR设备不是一直热门的领域,2023年,Pico被字节收购,让XR再次站上风口。但随着大模型的到来,XR在投资领域遇冷,不少创业团队也因此开始收缩、调整。这样的过山车走势其实是XR领域的常态。行业大势如此,但行业中有的玩家表现较为稳健。Rokid就是其中一员。

从2014年成立至今,Rokid在AI+AR领域上探索,并在空间计算上不断加码,目前的落地场景则覆盖to B、to C两个领域。

近几年,Rokid进入发展快车道。仅2022年,Rokid就获得了4轮融资。2023年4月和11月,Rokid又分别获得鹰潭市余江区工业投资集团投资的1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和网龙网络投资的2000万美元战略融资。2024年1月,Rokid完成了由合肥市政府整体牵头,并引入多家财务和战略投资机构共同参与的C+轮融资,融资规模接近5亿元人民币。

周军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告诉记者,未来的XR世界里,“空间计算”将占据主流。他表示,目前大热的AGI与AR不是竞争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会推动空间计算与AR产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Rokid的十年

目前在AI与AR领域闪耀的创业公司,其核心团队基本在这一领域都有近10年的沉淀。而在十年前,AI与AR并不是创业热门。在行外人看来,这里面比较沉闷;但行内选手正无比热血地投身其中。

周军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Rokid成立,彼时的周军还在三星公司工作,但Rokid的项目让他们有了交集。“Rokid的第一款产品若琪机器人音箱,第一款AR产品眼镜,当时是由我们团队(周军在三星所带领的团队)支持的。”周军说。

成立之初,Rokid对AI和AR的投入是相等的:AI lab与AR lab一起成立,业务进展也并驾齐驱。AI lab主要做人工智能相关,AR则做眼镜相关。2018年,周军躬身入局Rokid,负责打造芯片,并支持AI、AR领域的产品孵化。

2019年,AI与AR的发展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周军回忆:“2019年,AI领域遇到了一些瓶颈,大家觉得当时的AI有点‘智障’,这一点不太容易突破;而AR眼镜,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独立产品。”

Rokid创始人祝铭明在之前的采访中曾表示,AR眼镜会是继PC(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可以承载人机交互的最佳产品形态。

也是因此,2019年,Rokid选择继续发力打造AR眼镜,包括了Glass、Air两大系列的Rokid Max、Rokid Max Pro相继问世。

今年4月,Rokid发布新产品Rokid AR Lite,包含Rokid Max2眼镜和Rokid Station2主机。Station2主机取消了原有的正面物理按键,新增了多指、多手势触控的人机交互,采用触摸板操作,配合空间射线,简单到无需学习;在Max2眼镜上,Rokid支持3DoF(degree of free,3DoF可以让用户实现前/后、上/下以及左/右,三个维度的移动)识别,支持环抱式多联屏,可以从不同角度查看内容。

除了更好的互动体验之外,周军说,Lite之所以叫Lite,是因为提供轻量级空间计算套装――Max2眼镜仅有75g。

祝铭明在Rokid AR Lite的发布现场公布了一组数据:2021~2023年,Rokid营收每年增长100%,2023年上半年Rokid AR眼镜销量实现同比增长150%,服务用户数已经超过100万。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预计未来5到10年每年将保持50%甚至100%的增速。他把Rokid AR Lite的目标年销量定为30万~50万台。

深入AR领域,眼镜只是一部分

从这十年的发展来看,Rokid有两个比较清晰的特点:一,极其重视用户体验,比如眼镜一定要轻,最先关注的场景为了解决用户最迫切的需求;二是坚定地做AR(增强现实),而不太考虑VR(虚拟现实)。

这两个特点都与Rokid的理念有关。周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Rokid成立的使命是:Leave Nobody Behind(让每个人享受科技)。“我们认为,科技要实现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周军说。

于是,Rokid过去十年中的探索聚焦AR领域。在消费级产品中,Rokid重点发力的是眼镜,但消费级眼镜只是承载AR探索的一部分。在此之外,Rokid还做了工业用途的头盔,后者拥有空间计算的能力,可以解决在工业作业中的空间定位等需求。

周军告诉记者,Rokid的产品一开始其实是面向B端,之后才面向消费市场,推出被市场熟知的消费级AR眼镜。在内部,Rokid将B端与C端市场分为企事业、数字文化、消费类产品三个事业部,这也是Rokid商业化落地的主要方向。其中,数字文化承载了Rokid对内容的探索与补充。

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Rokid的营收同比增长200%,这其中,消费端的收入已经是B端的近3倍,消费端的业务比重占到65%到70%。

2024年,Rokid三个事业部会齐头并进发展。周军表示,今年将继续提升Rokid AR Lite的功能,同时在办公、教育、医疗等场景深入拓展。

除了产品、场景与内容生态建设,Rokid在还在建设开发者生态。“我们的愿景是成为AR领域的一个平台公司。这个平台上需要有开发者、使用者,我们目前搭建的这个平台还只是链接了开发者与用户。目前AR的体量还不是那么大,就更需要平台发挥作用,支持开发者开发出更好的内容,才能聚合更多用户,推动平台盈利。Rokid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用以提高开发者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周军说。

走过了从0到1的阶段,目前这个平台进入从1到10的阶段。周军透露,Rokid已有超3000名全球注册开发者,其中企业开发者多达2000名以上。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AGI是空间计算的“基础设施”

今年初,有一张表情包流传甚广:随着大模型的火爆,VR/AR都在水里等待救援,而元宇宙和数字藏品则已“沉”了下去。

2022年,XR设备蓬勃发展,吸引了资本与市场的关注。典型事件是国内一体机的头部企业Pico被传以170亿元的价格被字节收购。

但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XR硬件领域开始沉寂,其中AR设备也在2023年遇到低谷。据《2024中国AR眼镜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3年中国AR/VR市场的全渠道销量为17.8万台,同比下降51.2%。

但伴随着苹果公司Vision Pro的发布,XR领域再次迎来了较高的关注度,资本也活跃起来。就在Vision Pro发布当天,消费级XR眼镜品牌VITURE宣布完成近千万元A+轮融资。2024年1月,Rokid和亮风台、XREAL等AR眼镜领域头部企业相继完成融资,融资额累计近10亿元人民币。

也是随着苹果发布Vision Pro,“空间计算”的说法开始流行。周军认为,苹果Vision Pro打破了AR与VR边界。

苹果vision pro 图片来源:Apple官网

“VR更多地是创造虚拟空间,让用户沉浸在VR世界里,但是苹果的Vision Pro可以做到把外面的世界感知进来,叠加到虚拟的物体上,所以它也管自己叫AR。”周军说,“这之前,这样的VST路线的AR产品是大厂心之所向。Meta对此也做了尝试。但不太成功――把现实世界叠加进来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周军同时告诉记者,人工智能与AR不是竞争关系: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会推动空间计算与AR产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AI是空间计算的基础,因为空间计算包含了几个比较重要的能力,比如感知能力,理解的能力、交互能力、显示能力等。这些能力都需要AI技术发展带动技术进步。”

周军说,空间计算想要成功,除了核心部件光机、芯片和传感器之外,人工智能这样的基础设施也极为重要。

“因为人工智能解决了空间计算的一个大的问题:我们以前的产品,比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都是2D平面的,所构建的内容、理解都是基于这个2D空间。但目前的空间计算,显示与交互进入3D空间。目前内容匮乏,AGI有望解决这样的难题。”周军说。

AR供应链上游主要集中在光学、芯片、传感器三大关键领域。周军认为,目前国内的供应链已经比较完善,“B端的产品对功耗的要求没有那么苛刻。我们当时在工业制造领域推出的头盔已经实现了全国产。但消费级产品的关键点在于产品需要同时具备轻便、低功耗与高性能(的特点)。”

由于“消费类产品需要考虑产品的性价比”,国内供应链上仍需要一些时间。

今年4月发布的Rokid AR Lite中所用到的芯片,是由高通芯片支持的。周军坦承:“和高通相比,国内厂商还没有专门研发AR芯片,但已经有芯片公司开发面向空间计算的协处理器。目前可以考虑通用芯片加协处理器的方案。”他同时表示,芯片就是AR发展的决定因素。

周军透露,Rokid也投资了上游芯片厂商,以推动上游的发展。

根据IDC的数据,国内AR头部初创公司在2023年排名Top4的分别是XREAL、Rayneo、Rokid和Inmo,在出货量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1.6%、23.1%、18.4%、11.7%,Rokid并不占优。

谈及行业规模与竞争,周军认为AR领域需要探索的领域太多,目前是“做蛋糕”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推荐阅读:

财信研究评8月PMI数据:高温和疫情扰动经济修复,需求恢复快于生产

2021第三届中国金融科技国际峰会

月饼价格被炒贵一倍 茅台推爆款能走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