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固枝荣,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频道:科技创业 日期: 浏览:1168

解读发展故事,感悟思想伟力。这里是《高质量发展故事汇》,我是本期主讲人黄汉权。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那就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什么是“两个毫不动摇”?就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经济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判断这棵大树是否健康,最直观的是看树干是否强壮、树枝是否繁茂。树干可以比作公有制经济,树枝可比作非公有制经济。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动摇,多种所有制经济繁荣发展,经济根基才能稳固,共同实现“本固枝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先看公有制经济。无论是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还是国防科技、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公有制经济都起到了支撑和引领的作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

近年来,国资央企持续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不断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国资央企自主创新活力逐步增强。央企和各地国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出不少自己的独门绝技。例如,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建成港珠澳大桥、深海一号油气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

二是产业控制力逐步增强。我们正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传统产业的“升级版”。

三是安全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国有经济更多投向了能源资源、粮食供应保障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有效发挥了国有资本在油气、煤炭、核能资源开发和电力保障供应领域的基础性作用。截至2023年,中央企业在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领域的布局比重超过70%。

这些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的重大变化,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还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大众的日常生活。其中,中国铁塔在偏远地区和边疆区域建设通信塔就是很好的例证。

视频:中国铁塔案例故事

接下来,我们再看非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都是非公经济的代表。他们带来了创新和就业,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多样化。

我们重点谈谈非公经济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到这,人们会想到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晋江。我们来听一个关于晋江经验的故事。

视频:晋江经验案例故事

“晋江经验”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缩影。我们来看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千斤顶”。可以预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接下来,我再谈谈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各类国有企业积极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2022年,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70%和54%。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营造公开透明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视频:杭温高铁案例故事

三个案例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经营主体释放出的活力与韧性,接下来,我谈一下如何准确理解“两个毫不动摇”,我想澄清3个误区。

误区一:对民营企业污名化。

近年来,一些自媒体热衷于编排企业家家族故事,污蔑企业家“跑路”,或是将他们在某些场合的言论断章取义后发布,以此挑起广大网民的热议和批评。有观点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简单归咎于民营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高科技领域竞争非常激烈,涌现了华为、比亚迪等世界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移动互联网催生出小米、美团、字节跳动等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对提高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也证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误区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然会挤压民营经济空间。

有些人认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必然会导致“国进民退”。这个言论的实质是把“国”与“民”、“公”与“非公”摆在相互对立的位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最终效果便是“国民共进”。本质上,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并不是对立关系。相反,二者是互补和共生的关系。从经济分工上来看,二者同为经济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得益彰;从社会分工来看,二者相结合,才能够共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误区三:民营经济离场论。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错误认识,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这种言论,既没有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又没有认识到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种经济形式,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都是国家发展的社会基础。

事实上,民营经济不离场是由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民营经济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共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它们就像大树的无数根须一样,早已深广地扎根于神州大地。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多年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澄清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特别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很多重大的举措和制度安排来保障“两个毫不动摇”的坚持和落实,优化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三个方面的制度。

第一就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我们过去说“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的一系列实践,正在回答着这些问题。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重点是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围绕提高安全支撑力上,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在围绕提升产业引领力上,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打通发展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堵点、断点,强化在产业链循环畅通中的支撑带动作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围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上,应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集中。国有经济要扎实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公益性、保障性作用,增加医疗卫生、健康养老、防灾减灾、应急保障等民生领域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在保障供应、稳定价格、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第二便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主要是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这不仅要筑牢底线,还要在守住中线的同时把好高线。

所谓底线,重点是保护民营经济财产权和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及时出台和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

所谓中线就是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的准入和竞争环境。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健全直击痛点、务实管用、实化细化的针对性、一揽子政策,分类有序破解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隐性壁垒,有效解决“准入难”问题。同时,要保证民营经济享有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权利。

而把好高线则是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健全多层次的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拓宽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决策的机制和渠道。

第三是推进不同所有制经济全方位、深层次共同发展,构建“国民共进”的良好生态。

聚焦重点领域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和平台,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以大带小”、民营企业“以小托大”的作用,共同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数据链、人才链,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常态化、长效化合作,形成更高质量的“国民共进”发展格局。

相信通过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充分调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中央和地方、企业和企业家的积极性,我国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任务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汽车网记者 夏晓伦整理)

(责编:孙红丽、章斐然)

推荐阅读:

让“一老一幼”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引领时代健康理念 江小耳精炖通江银耳亮相2021成都春季糖酒会引发关注

热热热!28省份高温津贴:海南连发7个月,多地月标准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