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股权交易的消息,披露了日式快餐连锁品牌吉野家的经营情况。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显示,上海锦江国际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锦江餐饮”)拟转让上海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吉野家”)9.815%股权,转让价格为821.73万元。
天眼查显示,上海吉野家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123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锦江集团董事长张晓强。上海吉野家由上市公司锦江酒店(600754.SH)的全资子公司锦江餐饮与日本吉野家集团全资控股的吉野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吉野家中国”)合资经营,分别持股42.815%、57.185%。
股权转让公告显示,标的企业简况一项中,“原股东是否放弃优先受让权”一栏的结果为“有人不放弃”。这意味着,吉野家中国仍旧看好上海吉野家的发展,可能会使用优先收购权收购锦江酒店出售的股份。
时代财经致电吉野家中国,相关人士表示,不方便接受媒体采访,相关信息也无法对外透露。同时,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锦江酒店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因为公司只是以参股的形式参与上海吉野家的经营且出售股权比例并不高,相关信息上市公司不会对外披露。
“如果有新的进展,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可能会有新的公告。”该人士称。
接连亏损
与股权交易信息一同披露的,还有上海吉野家近两年的经营情况。
公告显示,上海吉野家2021年实现营收4521.07万元,净利润亏损99.18万元,负债总计1914.68万元;2022年上半年,上海吉野家实现营收863.57万元,净利润亏损534.94万元,负债为2281.56万元。
上海吉野家属于锦江酒店食品及餐饮业务板块,根据锦江酒店的财报数据,2012年,吉野家在上海的门店数量曾达到24家,随后开始下滑,2016年只有8家。最近几年,锦江酒店再未公布吉野家在上海的具体门店数量。根据大众点评的信息,吉野家目前在上海共有13家门店在营业。
官方资料显示,锦江酒店现有食品及餐饮业务有直营经营和加盟特许经营两种,直营模式指通过租赁物业使用公司旗下特定品牌独立经营餐厅,加盟特许经营分为特许经营和受托管理,公司合资公司旗下的肯德基、吉野家等餐厅,以合资公司形式从事品牌的特许经营。
2022年半年报显示,锦江酒店上半年实现营收50.43亿元,同比下降4.18%,净利润亏损1.1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此外,锦江酒店食品及餐饮业务板块上半年的收入为969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79%,净利润为762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6.26%。锦江酒店表示,餐饮板块业绩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
此外,锦江酒店还在半年报中提及,由于上海吉野家连续亏损,锦江酒店对其长期股权投资减计为零。
餐饮分析师、餐宝典创始人汪洪栋告诉时代财经,连续的亏损应该是锦江酒店转让上海吉野家股权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酒店行业的经营都有一定的季节性,而餐饮行业全年经营较为稳定,锦江酒店布局餐饮业务,可以进行一定的业务对冲。但如果吉野家连续亏损且扭亏无望,那继续花精力去运营也没有太大必要。”汪洪栋表示。
发展放缓
吉野家作为日本快餐界的头部品牌,已有百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共有3000多家门店。其中,日本本土有2000多家门店,海外1000多家门店中,近60%集中在中国市场。
而“吉野家”品牌在中国市场存在多个运营主体,其中,上海、武汉、重庆、深圳等内地南方市场由吉野家总部负责,而内地北方市场及中国香港的门店则由合兴集团以特许经营模式来运营。
吉野家1992年进入中国内地后,业绩一路上涨。以合兴集团为例,到2021年6月30日,该集团的吉野家门店有396家,营业额也从2011年的14.6亿港元上升至2019年的21亿港元。
不过,近年来,吉野家的增长开始变得乏力,其为合兴集团贡献的营收也一路下跌。2020年,吉野家为合兴集团贡献的营收已经下降至13.5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7.41亿港元。运营中国内地南方市场的吉野家母公司日子也不好过。2020财年,日本吉野家营收同比大幅下跌21%,净亏损达到75亿日元。
过去,吃一碗吉野家的牛肉饭,还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但近年来,随着中式快餐的快速发展,以及外卖、预制菜的兴起,洋快餐开始袪魅。
本土中餐连锁品牌的发展,以及螺蛳粉、牛肉面等品类的崛起,正在蚕食着吉野家的市场份额。
“进入中国市场后,吉野家吃到了餐饮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国内消费者也以在吉野家就餐作为一种时尚。但目前,国内餐饮业态变得更为丰富,消费者选择更多,吉野家在国内营销不足,品牌开始老化,其价格在快餐品类当中也缺少性价比优势。”汪洪栋告诉时代财经。
推荐阅读: